WFU
網站頁籤
(移至...)
與「糖」共舞
穩糖減重密技
工作坊演講教學
精益求精
隨筆記錄
醫療崩壞CPR
最新文章
▼
2025年7月5日 星期六
回歸行醫初心:用對藥、在對的時間點
文/余宜叡
「才能達到「上醫治未病」的境界,有效阻止疾病發生」
「減少併發症、住院與死亡率,也能有效降低醫療成本」
「永遠無法符合健保給付的標準,反而成了「被懲罰」的對象」
家庭醫師的關鍵角色:從預防開始阻止心衰竭
文/余宜叡
「穩定控制血壓、血糖與血脂,使心臟免於長期負擔與傷害」
「考慮搭配不同類型的降壓藥,惟需密切留意各類藥物可能帶來的副作用」
「若希望真正節省醫療支出,其實最根本之道,還是在於讓自己變得更健康」
心臟科的癌症?家醫科第一線的警覺與預防
文/小賓
「心衰竭是一種極不穩定的疾病,其治療必須把握時間、迅速介入」
「依循國際治療指引(guideline)用藥,這樣對患者才是真正有益的做法」
「做好紀錄並進行正確衛教,是我們臨床照護中不可或缺的一環」
2025年7月4日 星期五
從數字遊戲到健康真相:可能的照護方案隱憂
文/余宜叡
「靈活地提升治療彈性,而非完全受限於健保的範圍」
「介紹了腎臟病照護方案的基本知識與目前納入該方案的排糖藥品」
「衷心希望這樣的預測只是烏鴉嘴,別真的發生」
壓不下來的血糖?錯在醫病雙方的迷思!
文/余宜叡
「這些實務經驗與溝通技巧,都是課程的核心」
「真正的障礙有時出現在患者本身,有時則來自醫療端」
「我們牙科的課程都必須付費才學得到有用的東西」
60%、80%、還是90%?學習深度的抉擇
文/余宜叡
「一場認真又用心準備的課程,確實能帶來豐富的新知」
「這樣的選擇沒有絕對答案,每位醫師都可依照自身的志向與臨床需求調整」
「大家那股渴望學習、追求卓越、提供患者更好醫療的心是一樣的」
2025年6月22日 星期日
疫苗價值的兩極與醫療的惡性循環
文/余宜叡
「如果經濟能力允許,應該多給家人一些保護力」
「日本與韓國的疫苗接種收費竟然是台灣的4至10倍」
「這樣的限制只會讓醫療人員始終停留在平均偏低的收入水準」
收穫滿滿的穩糖減重研討會
文/余宜叡
「指引與理想的治療模式很美好,但臨床實務中還有許多現實的挑戰與限制必須面對」
「針對一週一次胰島素的臨床研究做了深入的重點整理」
「透過個案分享,帶出許多穩定血糖與體重管理的實務重點」
2025年6月21日 星期六
從知識到實戰:我學到的減重黃金心法
文/謝明穎醫師
「不僅限於飲食與運動,更涵蓋藥物治療與心理層面的關注」
「尋求一種可以舒服好執行的平衡飲食模式」
「用許多實例來說明,讓我們更能夠容易臨床上幫助病人」
體重管理診療不該與三分鐘看診畫上等號
文/余宜叡
「唯一一位花這麼多時間和我討論體重/血糖的醫師!」
「開創出屬於自己的天地,展現出高品質醫療服務應得的報酬」
「價格提升的過程,就是找到真正需要且願意付費族群的過程」
從混亂到清晰:掌握基本減重流程
文/小嬋
「在減重減脂工作坊中,得到了很多新能量」
「原本混亂的思緒變得清楚,可以給一個最「基本」的建議與流程」
「連體重管理「心理」這一塊都分享得很清楚」
減重不只是吃藥!工作坊讓我理解的真相
文/郭冠志醫師
「唯有當人們真正需要為健康付出代價時,才會意識到健康的可貴」
「不僅詳細介紹了藥物的使用方式,更涵蓋飲食、心理、手術等層面」
「希望未來能善用這次課程所學,不僅維持自己的體重,也能開發出更多的專業應用與營收模式」
沒有捷徑的減重之路:關鍵在於改變生活型態
文/李偉誠醫師
「絕大多數的個案其實是因為長期不良的生活習慣所造成」
「以務實不浮誇的方式,介紹了各種介入策略如何幫助肥胖患者」
「更有信心地陪伴他們走過最艱困的改變之路」
2025年6月20日 星期五
牙科醫師的糖尿病啟蒙課:與糖共舞的深刻體悟
文/張博堯醫師
「確保牙周治療的品質、牙周再生手術的效果,以及提升植牙的成功率」
「糖尿病的控制和治療,其實非常複雜,和牙周病、植牙一樣,都需要醫師長期進修與臨床經驗」
「改變了我對糖尿病與牙周病共病治療的思維,甚至對我自己與家人的健康管理也有很大幫助」
從藥物選擇到臨床應用,讓你在糖尿病照護更有底氣
文/小李醫師
「幫助我更新自己的知識,也讓我察覺過去的盲點」
「課程的每個環節都切中基層臨床的需求」
「這是一門高CP值的課程,絕對讓你收穫滿滿」
糖尿病知識仍需努力普及
文/林彥安醫師
「沒有實際接觸過糖尿病領域的專業人士而言,糖尿病相關知識其實是相當陌生」
「糖尿病的預防,目前已有更多方法可以選擇」
「能夠現場聽到這些「脫稿演出」的真知灼見,這些內容往往是教科書上找不到的寶貴經驗」
跳脫健保限制,提升病患生活品質的新選擇
文/Ashley
「獲得多個學會指南(guideline)推薦的藥物」
「藥物的價值不只是價格,而是帶來生活改善的可能性」
「實踐家醫科「持續性、全面性、以病人為中心」的醫療精神」
2025年6月13日 星期五
藥局第一線:藥師在骨鬆肌少與疼痛照護中的關鍵角色
文/余宜叡
「骨質疏鬆的危害不僅影響行動能力與肌力,嚴重時甚至可能導致死亡」
「合理使用止痛藥物,能有效降低社會整體成本」
「直接走進藥局諮詢時,藥師就是他們最值得信賴的健康守門人」
釐清保健迷思 安全使用止痛藥
文/佳均藥師
「以前有多高,現在變矮了」
「更細心地向長輩說明骨質疏鬆相關的營養補充重點」
「對於NSAID類止痛藥的禁忌症(如胃潰瘍)有更清楚的認識」
強健骨本 止痛不拖
文/惠真藥師
「女性在30歲、男性在40歲之後,骨質便會開始逐漸流失」
「這些營養素有助於促進骨質生成、增加骨本」
「「若無上述限制或禁忌症,遇到伴隨發炎反應的疼痛時,可考慮止痛效果較強的布洛芬(Ibuprofen)」」
2025年6月5日 星期四
忽略高血脂 恐陷心肌梗塞危機
文/余宜叡
「對於屬於高心血管風險的病人,建議LDL膽固醇控制在更嚴格的標準」
「若2種口服藥物無法達標,則可考慮加用第3種口服降脂藥,或搭配施打降血脂針劑(每2週1次或每半年1次),」
「將LDL壓低至建議標準,藥物仍是最穩定且有效的方式」
2025年5月26日 星期一
偏頭痛有預防藥 重要時刻不來亂
文/余宜叡
「自費口服生物製劑,讓她在重要時刻更能有效減少頭痛發作」
「除了傳統的預防性與急性治療外,針劑與口服生物製劑的問世,為患者提供了更多選擇」
「找回生活的主導權,擺脫偏頭痛的束縛」
2025年5月22日 星期四
為什麼你該考慮帶狀疱疹疫苗?臨床實證來告訴你
文/余宜叡
「接種疫苗的整體利益大於風險,但為什麼仍有許多人最終沒有接種呢?」
「屬於高風險族群、或經濟上可負擔者,應儘早完成接種,以降低再次發作與併發症風險」
「同仁分享自己接種新型帶狀疱疹疫苗的親身經驗」
深入臨床、貼近需求、打動聽眾
文/Ella
「深刻感受到現場聽眾的專注與高度共鳴」
「身處高壓環境下醫療從業人員應該關注的重要議題」
「接種疫苗既實際又重要」
2025年5月21日 星期三
原來預防帶狀疱疹不能再等
文/謝宜芳
「真切體會到帶狀疱疹對生活品質造成多麼嚴重的影響」
「我幾乎可以感受到那種刺痛與灼熱感,瞬間讓我提高了警覺心」
「帶狀疱疹其實離我們非常近,預防真的刻不容緩」
2025年5月11日 星期日
糖尿病工作坊課後紀錄
文/余宜叡
「在實例中找到對應依據,幫助釐清臨床處方的邏輯與依據」
「因練習與討論時間較長,最終仍延遲超過30分鐘才下課」
「面臨健保給付制度不變甚至無給付的現實」
從學習到實踐:糖尿病衛教不只講,更做給你看
文/蔡欣潔護理師
「上完初階跟進階糖尿病工作坊後,製作糖尿病社區衛教投影片」
「請長輩進行腰圍測量、BMI計算、健康飲食互動討論」
「實際操作如何佩戴及卸除亞培CGM給長輩們看」
打破胰島素的誤解,讓治療更有效
文/小碩醫師
「原來胰島素是如此的powerful」
「有機會突破病人的心防,順利說服病人施打胰島素」
「更清楚的了解患者血糖的變化,也讓醫師更知道如何調整藥物」
與糖共舞不只學知識,更要讓專業看得見
文/余宜叡
「建議可以改用真實姓名,並附上專業形象照」
「更應該讓社會大眾知道,您真正具備臨床處置的能力與成果」
「詢問待遇、轉職、或尋找合作夥伴,都非常適合在此交流」
帶你提前進入臨床實務圈的工作坊
文/余宜叡
「聽到學員參加工作坊的理由,我就更堅定要持續舉辦下去」
「處方選擇的背後,其實應該包含更全面、更有經驗的臨床考量」
「從經驗豐富的學員回饋中吸收寶貴知識,有時甚至能提早掌握更佳的工作機會與薪資條件資訊」
從學習到實踐:小型工作坊的深度魅力
文/Echo衛教師
「鞏固所學,還促進我們之間的討論」
「透過有效的溝通,協助病患建立他們自己也能認同的照護模式」
「小型工作坊的形式讓我們能全神貫注投入學習與交流,學習效率極高」
從溝通到用藥,糖尿病照護的細節
文/李明哲醫師
「這些技巧對於提升患者治療的配合度和療效都很重要」
「重新梳理了各種藥物的作用機制、臨床應用與要點」
「不僅讓我對自己熟悉的議題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讓我接觸到了一些以往不太熟悉的領域」
2025年5月10日 星期六
臨床應用不是夢!實戰課程讓我醍醐灌頂
文/何翊瑄藥師
「將藥物實際應用的方法系統性地分享,並以高效率的方式,在短短一堂課中傳遞大量重點內容」
「特別喜歡老師用互動提問的方式,引導我們回顧每一類藥物的核心要點」
「不僅更能鞏固知識,還能更靈活地應用在臨床上」
不一樣的糖尿病小班制工作坊體驗
文/李科鋒藥師
「學員可以隨時打斷老師,直接與老師進行討論,或與學員們交流討論」
「勸說醫師開立,或是讓病人好好使用,才是最難的」
「有非常非常多的個案例子,可以讓學員一直燒腦思考」
2025年5月2日 星期五
從認知到行動:讓我重新定義減重的講座
文/詹雅茹 職安護理師
「提升員工對體重管理重要性的認識」
「僅靠運動並無法真正減輕體重」
「每個人都應該找到適合自己的減重步調」
體重管理的黃金組合:飲食、運動與藥物
文/余宜叡
「飲食是體重控制中最關鍵、但也是最難長期維持的一環」
「運動在維持肌肉量、促進代謝與整體健康上仍扮演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
「每一種減重藥物皆有其最適合的使用對象」
2025年4月27日 星期日
用三高知識守護你我健康
文/余宜叡
「感謝工作人員在演講相關事務上的協助,使整場活動能更加完善與順利」
「考量到學員的組成背景,我也針對內容做了一些即時的調整與修正」
「將學到的知識,運用在自身或親友的健康管理上」
2025年4月26日 星期六
副作用越強≠效果越好 醫破解「減重藥」迷思
文/余宜叡
「非副作用越強,減重效果就越好」
「真正影響體重下降的關鍵在於藥物是否有效減少熱量攝取。」
「當使用的方法正確且適合自己時,體重管理才能穩定且長久」
2025年4月16日 星期三
壯年也被帶狀疱疹糾纏 醫︰打疫苗降復發風險
文/余宜叡
「帶狀疱疹雖有合適的抗病毒藥物,但病情的嚴重程度與後遺症的影響,仍取決於多種因素」
「長期難以忍受的神經痛(需要服用特定的神經痛藥物緩解,止痛藥無效)、視神經受損導致視力下降」
「只要年滿18歲,且屬於帶狀疱疹的高風險族群,都應該考慮接種疫苗來提高保護力」
2025年4月14日 星期一
讓健康不再成為孩子的負擔:從三高管理開始
文/余宜叡
「讓台下的阿公阿嬤們聽得懂什麼是血糖、血壓與血脂」
「愈是把三高當成一回事來認真面對的人,愈能成功預防三高上身」
「維持獨立生活,做更多自己想做的事」
2025年4月13日 星期日
每一次的學習,都是讓自己更好
文/余宜叡
「家醫科的核心價值之一就是全方位地管理患者的健康」
「腸泌素在穩定血糖、器官保護及體重控制上的安全性與有效性。」
「幫助患者理解穩糖與減重的意義」
2025年4月12日 星期六
從基礎到進階:掌握糖尿病治療關鍵
文/李偉誠醫師
「尤其對於某些特定病患族群而言,更是維持血糖穩定的唯一希望」
「深入分析了各類胰島素對人體血糖變化的實際影響」
「讓我在臨床面對糖尿病患者的諸多疑問時,能夠更有自信地回應」
血糖控制,基層醫師當仁不讓
比醫美還稀有的課程?一堂值回票價的慢性病進修班
文/謝明穎醫師
「令人困擾的是,在牙科和醫美非常普遍的付費課程,在慢性病的領域卻是非常罕見」
「主治醫師也需要「課金」精進,尤其是在非本專科領域的知識更新上更是如此」
「在健保與自費的交會處,開創屬於自己的治療風格,造福更多患者」
不要等著害怕,而是主動保護
文/余宜叡
「當患者理解疫苗在利大於弊的情況下的好處時,通常都有意願接種」
「我們小時候也是如此受保護長大」
「讓患者自己主動詢問並要求接種」
穩糖顧腎,雙管齊下
文/余宜叡
「提升糖尿病照護的相關知識,並介紹最新的健保給付規定」
「現今則已有四種藥物具備腎臟保護的臨床證據」
「及早透過藥物延緩腎功能惡化,將可能延後甚至避免進入洗腎階段」
2025年4月9日 星期三
用心記錄、用行動學習
從進階工作坊看見臨床學習的力量
文/余宜叡
「著重在藥物選擇與調整背後的臨床思考」
「病情惡化或數據「不好看」,更容易獲得使用高價藥的資格」
「穩定血糖的能力與醫病溝通是否持續進步,其實在醫療現場一目了然」
2025年4月8日 星期二
走過七年的糖尿病實戰工作坊
文/余宜叡
「這對糖尿病照護是好的,就勇敢去做,不必在意他人的批評聲音」
「打造出不同以往的糖尿病照護品質與成果」
「重新調整觀念,優化治療策略」
2025年4月6日 星期日
2025_AASD_DAROC糖尿病年會學習心得
文/余宜叡
「建議依據最新治療指引做調整,聚焦在證據等級高且療效明確的產品」
「透過創新機制延長藥效,例如每週口服一次、每月注射一次」
「糖尿病腎病變患者血糖難控,飲食與用藥難度皆提升」
家醫科在臨床推廣的關鍵角色
文/余宜叡
「唯有當患者理解藥物的價值與效益後,價格才不會成為主要的障礙」
「統籌處理他所有健康問題的全人醫師」
「第一線提供最適切的治療建議與衛教內容」
升級營養品,誰最需要它?
文/余宜叡
「肌肉流失的速度遠比肌肉生成來得快」
「及早預防、規律運動、維持或增加肌肉量」
「選擇那些有科學研究支持其功效的產品,仍是較為穩妥的做法」
‹
›
首頁
查看網路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