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FU

網站頁籤

2023年10月17日 星期二

醫療花費早點有感,早點更健康

文/余宜叡





「砍藥價來給付患者,患者其實也不會珍惜」

「減少道德風險,也能讓民眾用藥有感,提高用藥遵從性」

「最後受害的還是需用藥物的患者」


研討會除了聽取臨床治療的重點外,結果因為有感的幾段話,寫下了心得。




醫療花費有感


為什麼不能讓患者對自己的醫療花費有感?!除了自費買減重藥,才會感受到藥物的高貴與尊榮,除了自費買救命的癌症用藥,才知道癌症藥物給付規定的不合理,此時才會想支持藥物的部分負擔;除了在國外就醫,才感受國外的天價醫療費用。其實不是國外醫療貴,而是台灣醫療低廉到很誇張,同時也將每位患者在日本當成需要救濟的族群。




Cost down思惟


研討會聽到「為了糖尿病患者,排糖藥藥價要再降40-60%,腸泌素藥價要再降90%」這個建議,醫師真的是嚇到了。其實很多藥物,台灣已經世界上前幾名的便宜,再者砍藥價來給付患者,患者其實也不會珍惜,也不會認真用藥。只要不需自己出錢的藥,不拿白不拿,之後再拿來藥局回收,像之前高價的排糖藥納入給付後,藥局就開始回收一堆排糖藥,但需要自費買的減重藥物,卻很少拿去藥局回收。




砍藥價後臨床影響


此外這其實會有引發後續很多問題:

1。低價藥物的研討會減少或消失,如DPP-4抑制劑的研討會越來越少、Metformin、SU、TZD已經沒有在辦、Aspirin等5元不到的藥物也沒在舉辦研討會,臨床實務的學習變得困難…一定會人有說看書看論文就可以了,那為什麼要舉辦研討會?為什麼還有一類真實世界資料的研究論文?為什麼用相同的藥物,有的團隊可以穩定患者血糖,有的卻不行呢?


2.藥物延後進或不進。藥物價格砍這麼低,我只能說藥廠營運也是要獲利,藥廠不是吃素的,會優先引進其他國家,最後就台灣只剩便宜的藥物能使用,只能看國外使用好藥治療患者。




藥物負擔促改變


藥物是醫師的的武器,越多武器對患者與醫師來說是越好的。若是覺得藥物費用太貴,其實可以部分由民眾負擔,除了減少道德風險,也能讓民眾用藥有感,提高用藥遵從性,以及促進飲食與運動的介入。真心覺得在台灣要謝謝那些推廣自費醫療的人,降低點值打折至0.5的機會。




考量人性與道德風險


藥物部分負擔日本多年前就做得很好,再怎麼沒錢的患者都要負擔一成的藥物費用,一般民眾是負擔三成的藥物費用,只有需要救助的患者,才由福利完全支出,不需部分負擔,結果在台灣,每個患者都是需要救助的,但保健品的花費,每個月都是一萬二萬元在花,豈不怪哉?!




自費求生存


之前師長曾經開玩笑地說:「要將那個產業或治療弄慘,就是納入健保。」只要是有納入給付的,開始都是保障一點一元,但沒有經費後,最後就會開始打折給付,越領越少…也因此越來越多藥廠引進自費藥物與保健品,越來越多醫療人員投入醫美、減重等自費市場。此外,為什麼有療效仍在專利期的藥物,在物價上漲的年代,憑什麼可以每半年砍一次藥價…等到藥價砍得比糖果便宜,要不退出台灣,要不引進更便宜的原物料製藥而出包,其實最後受害的還是需用藥物的患者。




優質患者回饋


最後疾病穩定後,如血糖達標持續半年以上,能否像保險公司給保戶更多的有感回饋,如:保費減免、回饋至專款專戶裡、或減少藥物部分負擔…等,不過醫師覺得這很難,但至少方向是對的,也能有效減少保險公司的支出,目前已有保險公司在執行,鼓勵患者更健康,而非有沒有認真飲食、運動與藥物介入,藥物愛吃不吃的,花費或保費都沒有差,如此可讓患者醫療花費,早點有感,早點更健康。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