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FU

2018年2月28日 星期三

讀書心得筆記_最低的水果摘完之後

文/余宜叡




打破唱衰,提出見解


常從報章雜誌吸收論點和新知,但大多都是指責年輕人沒有拚勁和學習的心,只想要錢多事少離家近。但批評者自己是不是也是佔著好位置或爽領退休金而在批評別人?


其實「前輩說一套做一套,晚輩馬上就知道」,也因此一直提醒自己不論年資多少?有什麼樣的職稱職位?都一直提醒自己要一直謙虛地學習和分享,而且要去了解後輩的困境,尋求改進之道,而不是只是批評,甚至防範,可惜在醫療界常存這樣的陋規存在,如:




開業前兩年加強審核開業前要繳高額保證金入會,為了就是防止後進快速發展而影響到總額這塊餅,卻不思如何提高醫療的價值和尊嚴以及患者就診品診……

PGY由一個月、三個月延長至到最近的兩年,真的是只是單純讓醫師更全方面的學習嗎?其實醫界和醫學生都心知肚明。

批評年輕後輩濫用達文西開刀,但人家是自費手術,沒有影響到健保總額,但只因後進努力地先學習,患者反應癒後良好,只好放話來醜化,之後自己學有所成,突然搖身一變成達文西手術支持者,再批評年輕後輩不努力地學習新的手術…



系統問題 可以改變


文中提到,當兵會變笨,自己非常感同身受,打一個飯要花兩小時,為什麼不能有效率的運作?而且反抗發聲都可能被列為黑名單。下部隊後,看到環境很髒,拿起掃把來打掃,被小兵看到後,很驚恐地說這些他們來做就好,只因我的身份變成少尉?錯誤的領導者,是整個部隊或團隊的悲劇,尤其是只看官階和年資,且要服從一些耗時費力的奇怪規定,也難怪許多人能逃則逃,能躲則躲…可惜的是,誠如作者所說的,相關當局不思應變和改進…對比美國、以色列以當兵為榮的情況,更是值得借鏡學習來做出改變。





有樣學樣 常是半套


許多制度都是沒有學全部,自以為是截長補短,如:出國考察希望有日本般長照的品質和制度,卻不願給予日本般的費用和尊重,有的只是cost down,黑箱核刪、總額點值和限制家訪次數…等。要去思考的是,同樣的為政策什麼在日本可行,在台灣是不可行?作者也提到醫療的改革,因為一直讓醫療人員壓榨過勞下去,即使讓窮人可以看得起病,但優秀醫療人才出走轉行卻是持續中… 




貧富差距,他國更大


至美國聖地牙哥開會,路上看到許多街頭流浪漢,加上長居美國的表姐們分享,真的在美國需要中產階級以上,才會有生活品質,若是以下就是會過得非常辛苦…另外槍枝的氾濫也造成了許多社會問題。台灣還是有其可愛溫暖的地方,值得努力去思考如何讓台灣更好! 




有趣歷史,值得學習


書中作者提到的聖地牙哥,在台灣也有,原來是聖雅各,發音非常接近。書中許多都是之前接觸的歷史教科書沒有提到,這方面真的失落太多了,需要補強!另外提到的英文中的外來語,如海潚的英文,分享作者自己的觀點,相當有意思。




有創業腦,專業達人


現在已經沒有所謂的鐵飯碗,別人隨時可以取代你的位置。但如何讓自己一直有優勢,學習分享、分享學習是目前努力在做的事情。許多國家,其實家庭醫師地位不高,尤其是常被專科醫師看輕,但家庭醫師是患者的健康的守門員卻是不爭地事實,即使在分級醫療不良的台灣,家庭醫師在健保下可以做得事還是有許多,而且在健保外,可以做得更多!只要目標確定,專心致志,可以做出家庭醫師特色化,更全面的醫療照護和建議,成為增加患者更多「健康時間」的達人。




青年努力,不是草莓


各國都會有競爭的問題,只是壓力程度不一,報紙雜誌是可個參考,長久居住者的觀點也是個參考,但不論做什麼事,其實都會有壓力,端看自己如何準備和調適壓力。門診遇到許多醫學生很有想法,想要走自費減重,讓患者民眾更健康更養生、想要走外科,當個手術傷口小且疾病根除的厲害外科醫師…進修上課也認識許多有志一同的同儕,一年進修投資十萬元算是少了,多的是二三十萬元以上,而且很多都跨界學習,為了就是讓自己準備好,去摘更高的水果!




產業升級,開花結果


Gogoro就是產業升級非常好的例子,自己在通勤的同時,看到越來越多的人騎Gogoro,住家附近也設了充電站,Gogoro引領風騷還會有一段時間。即使非電動機車市場被各大牌子佔住,而Gogoro當時仍是忍受了著閒言閒語,全心全力專注於電動車的發展,而各大廠當時不積極投入,抱著觀望的心態,直到現在發現Gogoro發展得很好,甚至要變成業界單一規格,就想另組聯盟對抗,但這也反映現實會有許多困難,不讓你去摘更高的果實,但只要目標確定,勇往直前,總有開花結果的一日。




最低的水果摘完後


之前採訪問過後記者,診所為什麼都只開三天藥?記者以為是診所規定就是這樣,但真的是這樣嗎?明明抗生素至少要用五天以上才不易有抗藥性,為什麼還是開立三天。因為三天的藥可以用簡表申報不會被核刪,另一個原因,三天後回診,可以再申報一次診療費。如此,對患者來說是不是要再認就診,花一次交通和侯診的時間,為什麼不能一次就開立五天以上,開好開滿呢?因為制度就是對於非三天內的藥物會核刪,而且診療費的點值都一樣,多多益善,根本不會有動力去改變。但是宏觀來看,總額點值制度下,不論看多少患者,就是分到這麼多錢,結果為了申報點值多一點,吸引更多的患者來看,早上六點半開始的早安門診、中午不休息的午安門診或全年無休的門診紛紛成立,但收入卻是以過勞換得的,同時也是影響同業的點值而來的…




最近有幾位來看感冒的患者,BMI一看就知道破35,甚至超過40,詢問之前就醫時是否有醫師衛教減重的必要性和慢性病的高風險性,得到的回應是「從來沒有醫師提過…」這也難怪,額外的衛教,申報診療費也是一樣,而且衛教的時間,還可以看2-5位患者,另外讓患者久侯不耐,可是患者會流失,為什要和收入過不去呢?於是患者總是得到三分鐘看診的品質,有時想問多一點,就已經被請出診間,醫師總是要過勞地看大量的患者來維持收入,這個制度下,到底是誰贏了?




努力去摘更高的水果


國外醫療完整的分級制度,以及預約制且有品質的看診,有人看到其價值。於是自費門診和診所的成立,如醫院的特別門診、醫者診所、高階健檢診所,就是要在體制外,重新找到醫療的價值和品質,因為患者值得!但醫療人員準備好了嗎?請一起努力地學習進修,提供患者更優質更全面的醫療照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