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FU

2025年11月23日 星期日

從困惑到清晰:我的偏頭痛線上學習

文/余宛宸藥師





「吸收了很多第一線臨床會遇到、但過去可能較少被強調的新觀念」

「預防性用藥方面,醫師今天也解答了我長期以來的一個疑惑」

「在臨床判斷、藥物使用以及患者衛教上,都有更深刻的體會與方向」




研究相關


我目前在臺北榮總藥劑部任職,同時也在陽明交大藥學系碩士班進修。因為同學的研究主題正好與偏頭痛相關,最近接觸到大量的偏頭痛臨床與藥物知識。也因此,在參與醫師的課程時,特別有感自己吸收了很多第一線臨床會遇到、但過去可能較少被強調的新觀念,尤其是在 acetaminophen 的使用上,更是讓我獲得許多實務上應注意的細節。




藥物建議


在以往的課堂或臨床討論中,較少有人會特別提醒 acetaminophen 在急性偏頭痛處置中,實際上需要達到 1000 mg 的劑量才足以發揮治療效益。這點對我來說相當重要,也讓我對藥物建議有了更明確的掌握。此外,在預防性用藥方面,醫師今天也解答了我長期以來的一個疑惑:「究竟要在什麼時候開始使用預防性治療?」今天的課程完整釐清了這個問題,讓我受益良多,再次非常感謝醫師的分享。




頭痛日記


另外,我也想請教醫師對「頭痛日記」的看法。由於偏頭痛本身是一個高度主觀的疾病,有些患者會忘記記錄,往往是在看診前才匆忙補上內容。想了解醫師認為,這樣的日記資料可靠度是否足夠?在臨床判斷上,能提供多少參考價值?最後,再次感謝醫師今日的授課。課程內容讓我在臨床判斷、藥物使用以及患者衛教上,都有更深刻的體會與方向。




頭痛日記的補充說明


by余宜叡醫師

頭痛日記確實具有主觀性,但仍然是了解患者頭痛型態的重要工具。鼓勵患者記錄的內容越具體越好,例如:

• 疼痛分數(如 0–10 分量表)
• 頭痛發生的時間、持續多久
• 當下的因應處置(如:服藥、休息、睡眠等)
• 緩解後的疼痛狀況
• 是否伴隨噁心、畏光、畏聲等症狀
• 是否與特定誘發因子相關(如睡眠不足、壓力、飲食等)

這些紀錄能協助醫師判斷治療效果、是否需要調整預防藥物、是否存在用藥過度頭痛(MOH)等情況。當然,如果患者主觀覺得「藥沒有效果」,仍須尊重其感受並進一步了解原因。

既然是患者自己且主觀地記錄,難免就是會有一些失真誤差處,但還是可以依據來調整治療建議,或升級更高階治療。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