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FU

2021年8月28日 星期六

減重學習不停歇

文/余宜叡





「藥物屬於比較不用考驗意志力,侵入性較小的方式」

「不要給患者貼上標籤,家家都有本難唸的經」

「減重時許多不適發生,需好好釐清與醫療處置是否有關」




他科觀點


腸胃科分享減重治療上分享。很開心越來越多科別介入減重,也可以聽到腸胃科醫師的觀點,也謝謝周醫師提及,家醫科醫師在生活習慣介入上,扮演著第一線角色。




各種減重


簡介各種減重方式。身為腸胃科的周醫師對於肥胖的常見併發症「胃食道逆流」一定超有感,若能將患者的體重減下來,疾病可能就好了一半。腸胃科執行的胃內注射肉毒或放置胃水球,是可行的減少食慾的方式,但若要讓患者穩定地減重下去,還需要搭配運動、飲食、心理、手術與藥物…等多方介入,其中藥物屬於比較不用考驗意志力,侵入性較小的方式。




同理患者


很認同周醫師分享的同理。不要給患者貼上標籤,家家都有本難唸的經,常常環境影響太大,又不容易改變…最近有位採用飲食加運動介入的患者,經過兩個月後,體重又回升到原來的體重。好在患者都會回診追蹤與分享,聊到最近的飲食情況:最近解封放寬可室內飲食後,好友邀請同去享用燒肉,好像是吃到飽的…醫師還是鼓勵她嘗試藥物輔助減重,讓身體健康一點。




共病+不適


肥胖的共病與減重上的不適。遇到糖尿病患者(不論是已知或未知)減重,一定要特別注意血糖波動,與低血糖的風險。記得要多方評估,減重時許多不適發生,需好好釐清與醫療處置是否有關,周醫師提及一些特殊飲食方式,飲食方式本身可能就會提高相關副作用風險,有時反而不是藥物的副作用。




精進自我


持續學習與累積。每次減重門診,看到患者帶著一長串不知名或自己也不清楚的藥或保健品清單,反覆地復胖,越減越胖,更堅定自己的學習心:向不同醫師學習減重切入方式與想法,持續優化自己的減重療程,提供患者更好的減重體驗,幸福地瘦且不復胖。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