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FU

2018年12月29日 星期六

醫病交流 提升控糖

文/陳祐慈講師




「能夠耐心的解答我對糖尿病的疑問與誤解」

「分享與建議家屬與病患之間的溝通方式」

「不吝分享自己的經驗與知識」



參與學習


很高興有機會能夠參與余醫師舉辦的《與糖共舞-糖尿病個案實戰》講座,雖然內容有許多專有名詞聽起來有些辛苦,但一整天的講座下來確實也讓我對糖尿病有了正確的認識,包含糖尿病會有的併發症、血糖控制的好壞與併發症的關係以及原來不同的口服藥會有不同的副作用等等。




認識糖尿


一次認真的學習讓我覺得糖尿病沒有想像中可怕了,但前提是患者本身必須擁有足夠的動機,願意好好的控制血糖;也很感謝余醫師能夠耐心的解答我對糖尿病的疑問與誤解,並且分享與建議家屬與病患之間的溝通方式,專業的支持讓我更有信心去面對和理解患有糖尿病的〇〇,也能立即在課後向〇〇提出希望能陪她回診的請求,同時得到〇〇的同意,心中又燃起了無限希望。





實務同理


雖然與會的都是專業的醫生(小編:也有心理師),但就病患家屬的角色來說,這樣的講座不僅讓我知道目前實務上在糖尿病治療的困境和現況,也能藉由對糖尿病藥品的認識來觀察和關心自家病患的狀況,給予更多的同理、耐心與陪伴,而不再只是單純的責備,同時也能帶給〇〇更正確的用藥觀念,讓我有機會從旁了解醫生的治療理念,也能與〇〇交流更多關於她身體健康的訊息。





審視自身


更重要的是,課後也重新審視了自己的飲食及生活習慣,也正巧讓在健康飲食與便利性(自己煮與外食)之間難以取捨的自己沒有逃避的藉口,願意多花一點時間準備便當減少外食次數,明知道應該運動而始終無法身體力行,也決定採納余醫師的建議,添購一輛健身車在家便利的運動。




面對身體


身體機能的衰退或許不可逆,但正確的認識與觀念更不可少,許多人面對疾病時仍然免不了有消極及逃避的心態,在此之前也聽過同事的〇〇患有糖尿病,同事也是耐心的陪伴著〇〇調整飲食習慣,但卻被身為醫生的親戚以一句「不需要做任何的改變」而打回原形,同事最後也因沈重的挫敗感而選擇放任〇〇的病情每況愈下,希望未來能有更多類似的講座可以協助廣大的病患及家屬,同時也讓屬於高危險群的我們,在陪伴病患的同時也兼顧到自己本身的風險預防。



有料分享


感謝余醫師的用心與熱情,並且不吝分享自己的經驗與知識,這麼真材實料的講座沒有得到好的宣傳真心覺得可惜,要不是因為潛水在同一個群組裡,我恐怕也無法獲得活動的訊息,所以除了希望日後可以有更適合病患及家屬的講座之外,沒有什麼別的建議,本來覺得余醫師早上說話的速度有些快,在咬字的部分聽的有些吃力,但下午好像就有調整過來了,當然也希望日後可以收到相關的課程訊息。 




心中疑問


心得寫到這裡心中突然有個疑問:如果糖尿病是因為胰臟的功能退化所導致的,那胰臟癌的病人也會有相同的問題嗎?

小編:應該會,但極高的死亡率會被優先處理,而且最多就是變成第一型糖尿病的患者,全部使用胰島素補充針劑藥。


延伸閱讀


”傾囊相授”不藏私(陳愛華醫師)
換位思考 醫病共決(賴仁傑心理諮詢師)
誰說心理師不用懂糖尿病?!(蘇琮琪心理諮詢師)
控糖不只是要達標而已(林彥安醫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