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可以這麼低成本地消耗醫療和司法資源」
「花很多時間解釋病情和治療計劃,不代表是有效溝通」
「有對資深醫師經驗傳承的提醒,有到對年輕醫師善用新工具,走出新式醫療溝通的期許」
演講中提到幾個真實醫療糾紛個案,有些其實聽完之後,有點氣憤帶無奈,即使給予清楚詳細地相關風險介紹以及治療選項,讓患者家屬做選擇,只要結果不盡理想,還是可以提告求償。演講中分析不同的提告原因,非常值得借鏡,同時再次加強事先預防的重要!
代價便宜
醫病溝通,強調老師教的基本原則不變,但隨著新型工具的問世,以及環境變化,方法就要隨之優化調整!從電話費率的提問,帶到現在科技的進步,如line, facebook, wechat…等盛行。造就通話成本大幅下降,讓更多溝通方式可以運用,不過林醫師還是補充,花很多時間解釋病情和治療計劃,不代表是有效溝通,家屬仍會提告。「有效的溝通」才是核心!。
時間重要
能利用的衛教時間越少,有效溝通的困難度會越高,除非像演講中提到的另一重點,「醫病已經有默契,一切盡在不言中」,但是默契的形成,很多是需要時間與累積,以及建立良好醫病關係的緣份(或屬性),而目前的醫療環境和不合理的給付制度,有辦法允許這樣的看診方式嗎?
衛教借鏡
反思實務上糖尿病的衛教,有辦法每次的營養衛教都是同一位嗎?有辦法每次的護理衛教都是同一位嗎?花15分鐘的時間就一定是有效衛教嗎?衛教時醫病關係是好是壞、醫病當下之間的心情或重大事件…這些都會影響糖尿病衛教的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