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現了家庭醫師在醫病互信、全人照護上的價值」
「感受到各家公司的管理風格與文化差異」
「聽得有感、記得住、願意採用、進而行動」
臨床個案
補充一位疑似罹患帶狀疱疹的個案,藉此說明臨床上帶狀疱疹的表現具有多樣性:有些呈現出相當典型的皮膚表徵,但也有不少屬於非典型表現。若是在水痘疹尚未出現的早期階段,仍需高度懷疑是否為帶狀疱疹,才能避免延誤診斷與治療。另一位個案則是一位前來整合藥物使用的患者,在經過專業且耐心的藥物調整過程後,最終也接受了疫苗接種。這段歷程中,透過完整的醫療資訊提供與清楚的疫苗衛教,患者深刻感受到醫師「為你好」的立場,進一步展現了家庭醫師在醫病互信、全人照護上的價值。
持續優化
即使是相同的主題,每一次的演講與分享,醫師仍持續精進內容、做出更新與優化,正如自辦工作坊一樣,不只是重複內容,而是為了讓聽眾或學員能獲得更高的學習成效,並且在課後可以直接應用於臨床實務中,真正造福患者。
文化差異
在與不同藥廠合作的過程中,可以明顯感受到各家公司的管理風格與文化差異。當新藥上市、預算充裕的階段,常伴隨相對熱絡的推廣活動與邀請講者的需求。
共鳴內容
學習與分享的經驗中,印證了一個重要原則:若想真正讓醫療人員產生共鳴與認同,講者必須用心準備內容,並搭配臨床個案分享。這不僅貼近醫師從臨床經驗中學習與累積的模式,也易讓在場的醫療人員聽得有感、記得住、願意採用、進而行動。反之,若只是生硬地照本宣科、像讀稿機般地唸出內容,除非有特殊理由,否則幾乎不會再被邀請演講。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