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余宜叡

「針對臨床上失眠的治療重點與各類藥物,進行回顧與整理」
「透過醫病共享決策(shared decision making)來選擇最合適的治療方式」
「藥物的使用量變化,並不完全來自於臨床需求」

整理回顧
本次演講的對象為需輪班或受失眠困擾的醫療人員。考量到演講時間有限與主題聚焦,希望能針對臨床上失眠的治療重點與各類藥物,進行回顧與整理,讓大家能藉此機會溫故知新。因此,補充了目前常見的失眠用藥,以及與褪黑激素受體的比較。

臨床經驗
從實際使用經驗來看,部分患者回饋良好、療效不錯,因此選擇持續使用;但也有些患者表示效果有限,甚至感受不到任何差異,顯示了個體的差異。我們應尊重每位患者的不同反應,並透過醫病共享決策(shared decision making)來選擇最合適的治療方式。

藥物輔助
每一種藥物在市場上都有其存在價值與適應族群,醫療人員的責任之一,就是協助患者選用最適合的藥物,以提升其整體生活品質。若醫療人員本身也曾親自使用過這些藥物,在衛教推廣與實務建議上,將更具說服力與實效性。

策略行銷
另外有時候藥物的使用量變化,並不完全來自於臨床需求,而與藥廠的行銷策略與預算分配有關。不過,若產品本身的效力與安全性足夠強大,再加上市場對此有高度需求,那麼策略與預算就成為推波助瀾的輔助因素,而非主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