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2日 星期三

預防勝於治療,疫苗是最簡單的健康投資

文/余宜叡





「當所有預防措施中,唯一不需要長期意志力堅持的,就是接種疫苗」

「RSV疫苗的發展趨勢可能會像流感疫苗一樣」

「勸進疫苗的講者,聽得出來非常有經驗,很多地方心有戚戚焉」

  


肺炎的危害


肺炎不僅具備極高的致死率,還會造成巨大的經濟負擔。然而,僅有醫療人員理解其嚴重性是不夠的,若患者與家屬無法切身感受到這種威脅,他們仍可能忽視預防措施。因此,如何用更貼近生活的方式傳達資訊至關重要。當所有預防措施中,唯一不需要長期意志力堅持的,就是接種疫苗。




預防勝於治療


肺炎鏈球菌疫苗的主要目的是預防細菌性肺炎。雖然抗生素可以治療細菌感染,但當細菌產生抗藥性時,治療效果可能大打折扣,甚至導致病患病情惡化或死亡。此外,病毒感染也可能進一步引發細菌性肺炎。因此,透過疫苗預防可減少感染風險,還能間接避免感染後的治療失敗。




群體免疫效益


當兒童接種肺炎鏈球菌疫苗後,整體社會可產生「群體免疫效應(Herd Effect)」,間接保護老年人,降低社區內肺炎鏈球菌的感染率。這種效應已在多項研究中證實,使得疫苗接種成為公共衛生政策的重要基石。




生動演講技巧


在會議中,一些講者的表現令人印象深刻。他們靈活走位、善用語調變化,並搭配精心設計的投影片,讓聽眾能迅速掌握演講重點。此外,現場還提供專屬網路,方便參與者即時紀錄重點或線上發問,進一步提升學習效果。




RSV疫苗市場的未來


目前市場上的三款RSV疫苗各具特色。有些疫苗的保護力較長,但較弱的疫苗已獲得三年保護力的資料。未來,RSV疫苗的發展趨勢可能會像流感疫苗一樣,各廠牌提供相近的保護力,市場競爭則取決於適應症範圍、價格、行銷策略與公費補助政策。




COVID-19疫苗與抗病毒藥物


COVID-19疫苗的接種建議已逐步調整,部分研究指出,高風險族群需要優先接種。另一方面,台灣的COVID-19抗病毒藥物為公費提供,這使得部分患者不了解其實際藥費昂貴,甚至產生道德風險——若不接種疫苗仍能免費獲得治療,可能會降低疫苗接種意願。美國的醫療保險公司則採取相反策略,對未接種疫苗的保戶提高保費,以促進疾病預防。




感染的複雜性


在臨床上,往往難以判斷病毒與細菌的感染順序。有時細菌感染先發生,接著才是病毒感染;也可能先有病毒感染,再引發細菌併發症,甚至同時感染多種病原體。許多病毒尚無疫苗或專屬治療藥物,因此只能進行症狀治療。一旦相關疫苗或藥物問世,便會促進檢測需求,以評估疾病的流行率與影響。如:肺炎鏈球菌疫苗,就是對細菌性肺炎危害最高的肺炎鏈球菌做出應對疫苗,大幅減少此細菌於小兒與老年人的危害。




勸進疫苗


勸進疫苗的講者,聽得出來非常有經驗,很多地方心有戚戚焉,甚至讓人會心一笑。單純講述致死率或住院率,可能無法讓患者或家屬產生共鳴。反之,若從生活與工作層面切入,能更有效引發患者的思考,從觀望態度轉變為主動接種疫苗。




醫病溝通的藝術


醫療建議應基於患者的風險程度進行調整。對於一般患者,提供選擇與建議較能促進接受度,但對於高風險或已有併發症的患者,有時則需要更強硬的語氣,要求患者「務必」遵從治療方案。此外,在醫療體系時間有限的情況下,若能在診間外提供充足的衛教資訊,將有助於提高患者的健康意識。




疫苗與健康投資


台灣在疫苗政策上的投入讓人民受惠,例如65歲以上長者已納入公費疫苗,甚至擴大至18歲以上的高風險族群,而且直接提供13價肺炎疫苗,而許多國家仍停留在7價或10價疫苗的階段。這反映出台灣政府對預防醫學的高度重視,藉由疫苗接種降低疾病負擔,進而減少整體醫療成本。




額外學習與見聞


除了醫學議題外,會議期間也獲得許多關於泰國的旅遊與文化資訊。例如,曼谷的交通壅塞問題依然嚴重,捷運與地鐵的系統尚未完全整合,但可使用信用卡支付車資。此外,泰國的薪資水準影響當地人民的生活條件,房價負擔亦相對較高。導遊還分享了潑水節的文化意涵與時程,以及泰國人改名的特殊習俗。

註:泰國物價還行,雖然沒有多年前來得那麼物美價廉(當時泰銖=0.8台幣,現在=0.97台幣);




持續進修


透過這次會議,不僅增進專業知識,也有機會與同期在醫學中心受訓的同仁與主管相遇,雖然都已不在醫學中心了,但持續進修的心不變,各自在自己的院所照護患者,彰顯醫者價值。最後,感謝每一位協助會議的工作人員,讓這場會議順利圓滿!

註:此為參加2025年Asia Vaccine and Antiviral Summit會議心得


註:很棒的回應:

在新冠預防這端,台灣有很充足的疫苗政策,與抗病毒藥品。但卻存在的跟全球同樣的問題,對於民眾端的高危族群的宣導,缺乏有效的措施。 以美國來說,即便沒施打疫苗,對應的保險費會提高,但接種率仍有不足。而台灣這端,目前有很好的,Flu 疫苗接種、篩檢、與照護SOP,民眾對於流感是充分認知與願意配合的。

新冠以2024 年CDC資料來看,死亡率是Flu 的10倍。且新冠與Flu 的高風險族群高度重疊。
如果政府與學會,能夠將新冠的衛教、疫苗、篩檢 (多合一快篩)與照護SOP,與Flu 整合。並以Flu 當作範例讓民眾知道新冠對他們的影響,想必能提升疫苗接種,與突破性感染後患者的及時篩檢與給藥,更加強化台灣的防護網。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