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FU

2025年10月5日 星期日

衛教先行:給患者更多治療選項

文/余宜叡





「臨床個案呈現患者的實際回饋,以及醫師在開立藥物上的經驗」

「只要有清楚的說明,就能增加患者嘗試使用的意願」

「展現良好的療效與生活品質提升」




兩大適應


分享重點圍繞在藥物的兩大適應症、使用時的注意事項,最後則透過臨床個案呈現患者的實際回饋,以及醫師在開立藥物上的經驗,進一步帶出自費藥物推廣的關鍵。由於自費藥物的推廣本身具有一定難度,更需要醫療團隊在衛教與說明上多下功夫,讓患者理解並擁有更多選擇。這些選擇適用於不同情況的患者──例如經濟能力充足、使用健保給付藥物後療效仍不理想、或希望追求更佳生活品質的人。




臨床困境


只要有清楚的說明,就能增加患者嘗試使用的意願。不過,對於門診速度快、看診人數龐大的醫師來說,推廣仍是一大挑戰。以我個人為例:當患者超過 30 位時,要逐一解釋推廣就會覺得吃力;若達到 40 位以上,幾乎只能優先開立健保給付藥物。除非患者主動表示目前治療效果不佳、或希望嘗試更佳的治療方式,又或者已經有一定口碑、患者主動指定該藥物,這時才比較有機會推廣。要達到「患者主動指定」的效果,背後往往需要累積足夠的使用經驗與口碑傳播。




感謝回饋


特別感謝心內學長現場分享親身使用的經驗,再次印證在合適族群中,這類藥物確實能展現良好的療效與生活品質提升。現場的醫療人員聽完後,不僅深有共鳴,也展現高度意願想嘗試。畢竟照護患者之前,醫療人員也需要先讓自己具備使用的經驗與信心。同時,也謝謝陳主任的專業主持與細心介紹,讓整場分享更有層次。他在臨床上更是眼光敏銳,能在診間第一時間就發現轉診患者腦部腫瘤,並迅速進行後續有效處置,再次感謝!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