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FU

2025年10月11日 星期六

一樣低的診療費用,醫師該不該花時間做更好?

文/余宜叡





「給出符合最新治療指引的治療真的很難嗎?」

「我希望提供患者最優質、最完整的照顧。」

「既有感謝與感恩,也有無奈與感慨」




最新治療


「給出符合最新治療指引的治療真的很難嗎?」行醫多年後,我愈來愈覺得,這真的不容易。q_q無論有沒有更新知識、是否用心學習,診療費用都一樣……
無論提供的是十年前的舊治療,還是最新的治療,診療費用都一樣……
即使花心血花5到15分鐘與患者溝通,最後的報酬還不如三分鐘快速看診、服務更多患者,收入反而更「實在」。




有看就好


有位患者裝了四支支架,在某專科接受追蹤,LDL依然高於80 mg/dl,最近甚至突破100 mg/dl;血壓也長期維持在150 mmHg左右。另一位患者,已經用上兩種口服藥與兩種注射藥物,在專科治療下,糖化血色素仍高於8%,而且常常出現低血糖事件。有患者看了兩位以上的專科醫師,偏頭痛的處置仍有改進空間——他從未用過預防性藥物,不知道還有生物製劑;止痛藥也是「痛到受不了才吃」。另一名青春痘患者,看了多位專科醫師,治療仍不盡理想——他完全不知道該如何調整生活習慣,藥物副作用甚至讓他口乾舌燥。




優質照護


許多患者以為,只要去看專科、照著專科醫師開的藥物服用,就能高枕無憂,或以為「大概就只能治療成這樣了」。身為家醫科醫師的我,正因不是專科,反而更努力向各專科師長們學習與請益,讓自己對專科常見疾病也能精進,因為我希望提供患者最優質、最完整的照顧。




感恩又感慨


最後,衷心感謝每一位願意分享經驗、協助我更新治療知識的專科師長們。當遇到需要專科介入、能得到更好照顧的狀況時,我會毫不猶豫轉介給合適的專科醫師——這也是家醫科重要的任務之一。

我的心情是複雜的:既有感謝與感恩,也有無奈與感慨,五味雜陳。 #_#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