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FU

2020年10月16日 星期五

心血管的臨床學習

文/余宜叡





「減少不適的發生,加上副作用不多,且有附加效果」

「找到有需求且願意付費的族群」

「做合適的轉介,是家醫科醫師重要的功能」




特別用藥


林醫師分享最近引進台灣的特別心絞痛用藥。自己有患者因胸痛的症狀,轉介心臟科醫師處置PCI+stent後,回診有時仍會向醫師抱怨,有時還是會胸口不適,但轉至心臟科,醫師就是用藥物減少不適的發生…此藥可減少不適的發生,加上副作用不多,且有附加效果,如:降低一些血糖,有點算是跨科的用藥。




藥物特點


在國外研究顯示的好處之一,增加生活品質,同時降低醫療的支出。若在台灣使用,在此制度下是否會降低心內醫師的收入?另一個驚嚇的地方,國外已經用了超過10年,但台灣卻一直沒有引進…醫師提問:「為什麼不是第一線使用?」從藥物的特性,與相關研究,得到林醫師和主持老師完整的回覆。




醫材使用


楊醫師分享PCI的個案。有些專有名詞是不太熟悉的PCI醫材縮寫,但從個案分享中,感受楊醫師用心長期地經營患者,以及他的好技術。詢問在旁的周醫師,分享楊醫師就是用同樣的醫材來做周邊血管的,造福患者。最近才有一位認識朋友的親人給楊醫師診治,朋友的後續回饋是很好的。




技術vs報酬


「如果可以用較低的醫材,將冠狀動脈打通,是不是可以合理的拿到更高的技術費?!」同樣的

「如果用更精準的藥物和節省的藥費,將患者的血糖控制好,是不是可以合理的拿到更高的診療費?」

在這個制度下,目前是困難重重的,而且還可能會腹背受敵,但醫師還是相信可以找到有需求且願意付費的族群。




感謝幫忙


利用研討會巧遇的機會,好好謝謝周醫師的幫忙,接手不少轉介過去的患者,最近是轉介一位困難高血壓控制的患者。空檔時間也向周醫師請教不少關於新藥與PCI的疑問,增加了許多心血管方面的臨床知識。最後也謝謝惠〇的邀約,有幸參與這場研討會。




家醫功能


確認或認識好的專科醫師,做合適的轉介,是家醫科醫師重要的功能。了解新的藥物,做合適的衛教、建議或開立,是家醫科醫師對患者全方位照護的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