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FU

2025年10月12日 星期日

2025_EASD_English_short_speech_Type 2 diabetes and weight management

文/I RUEI YU





「 I keep learning a lot about diabetes and weight control from my teachers in the metabolism department」
「 there will soon be another once-a-day oral GLP-1, and also a once-a-month GLP-1」
「 I will also share these things with other medical workers in Taiwan,」

舊識重逢與知識交流

文/余宜叡





「個案中的關鍵臨床問題,我也如實分享經驗」

「愈是了解長期高血脂的危害,就愈會建議高風險族群將血脂控制在標準值以下」

「轉介過去的患者總能獲得最合適的處置」

2025年10月11日 星期六

一樣低的診療費用,醫師該不該花時間做更好?

文/余宜叡





「給出符合最新治療指引的治療真的很難嗎?」

「我希望提供患者最優質、最完整的照顧。」

「既有感謝與感恩,也有無奈與感慨」

衛教現場的真實故事與省思

文/余宜叡





「聽眾裡有不少人家中就有醫療人員,甚至醫師,卻仍不把肥胖與三高當一回事」

「現在開始改變,永遠不嫌晚」

「如果問題較複雜或嘗試多次仍不順利,就應該直接尋求醫療團隊的協助」

糖尿病診間裡的臨床反思

文/余宜叡





「真正的原因已經隱藏在對話中」

「下意識地歸因為原因A,因為大多數患者確實屬於這種情況」

「患者卻還是選擇不說,而是由家屬在事後代為轉述」

2025年10月10日 星期五

從生氣到圓滿:改票的最後結局

文/余宜叡





「原本要搭乘的班機被取消,華航將我改到提早近三小時的班機」

「通知我航班異動時,完全沒有提供這項資訊,也沒有清楚說明有哪些班機可以選擇」

「後續華航協助讓事情最後圓滿落幕,我也順利完成了日本的行程與進修」

心不全から高血圧まで 血圧管理のよくある臨床の課題

文/余宜叡(ヨ・イエツェ)

 



「心不全や高血圧の合併症(脳卒中、腎臓病など)を起こす大きな原因」

「家で定期的に血圧をはかり、家庭血圧が目標の範囲にあるかを確認する」

「人の体にはある程度の自動調整のしくみがある」

From Heart Failure to Hypertension: The Common Challenges in Blood Pressure Control

By Dr. YU IRUEI





“Main causes of heart failure and hypertension complications (such as stroke and kidney disease)”

“Ask patients to measure their blood pressure at home regularly to check if it stays in the target range”

“The human body has its own self-regulation system”

2025年10月5日 星期日

從心衰竭到高血壓,血壓管理最常見的臨床挑戰

文/余宜叡





「造成心衰竭以及高血壓併發症(如中風、腎臟病變)的重要原因」

「請患者在家規律量測血壓,確認居家血壓是否落在標準值範圍」

「人體有一定的自我調控機制」

衛教先行:給患者更多治療選項

文/余宜叡





「臨床個案呈現患者的實際回饋,以及醫師在開立藥物上的經驗」

「只要有清楚的說明,就能增加患者嘗試使用的意願」

「展現良好的療效與生活品質提升」

《F1》觀影心得:從賽車場延伸到醫療

文/余宜叡





「簡單明快的節奏搭配幾個轉折,讓整體故事相當完整」

「觀影過程毫無冷場。尤其是賽車場景的臨場感」

「善用規則與策略,即使一開始不被認同,也能在既有的限制中找到展現自我的方式」

從北海道自助到高雄巨蛋江蕙演唱會,陪父母現場體驗

文/余宜叡





「分享了不少趣味故事與親情點滴,幾段微電影更是交織搞笑、思念與感動」

「趁父母還能四處走動,帶他們來參與這樣難忘的體驗」

「雖然旅途中難免有小摩擦,但也留下許多美好回憶」

2025年9月30日 星期二

進入心流的報告解說與看診

文/余宜叡





「對醫師強調「三高(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必須穩定控制」深表認同」

「決定依照建議自費用藥,以降低中風與其他心血管疾病的風險」

「患者的信任與積極配合,對醫療團隊而言是一種鼓勵」

2025日本糖尿病年會見聞錄

文/余宜叡





「透過英文名稱取代原有名稱,在減少污名上有一定效果,但也要小心是否影響到健康識能的推廣」

「協助臨床人員調整胰島素,雖然與專家建議相比略有差異,但誤差不大」

「血糖藥品選擇較完整多樣」

2025年9月28日 星期日

開啟偏頭痛治療新時代

文/余宜叡





「找對老師,學習疾病管理真的會帶來實際的效果」

「課程中的個案分享令人收穫滿滿」

「連續處方箋不僅是處方,更是一種承諾」

老王的迷思,可能害你一輩子

文/余宜叡





「當你或家人因為「聽信老王」而導致健康受損時,老王從來不會替你承擔後果」

「臥床長達 15 年,全家人承受了沉重的照顧壓力」

「請把用藥的問題交給專業的醫療團隊」


2025年9月14日 星期日

糖友用藥後想吐 恐是藥劑量不對

文/余宜叡





「這樣的劑量比較能接受,不僅能控制飲食,生活與工作也能順利進行」

「目前腸泌素使用建議,應由低劑量開始,逐步調升,以利身體適應並減少副作用」

「找到最適合自己身體的腸泌素劑量,才是真正能持久穩定使用的關鍵」

2025年9月2日 星期二

監控血糖 連續血糖儀搞定

文/余宜叡





「裝上連續血糖儀,並開始施打胰島素後,曾女士和女兒發現血糖值穩定許多,大多介於110至190mg/dl之間,且期間未曾出現低血糖的警報」

「自我血糖監測或使用連續血糖儀能促進血糖的穩定」

「對於血糖控制未達標(如糖化血色素高於7%)、糖尿病嚴重影響日常生活、無法經常量測血糖,或希望釐清高低血糖真正原因的患者,可考慮使用連續血糖儀」

2025年8月24日 星期日

糖尿病治療沒有標準答案:量身打造才是真正的好治療

文/余宜叡





「糖尿病的治療方式並沒有絕對的優劣,關鍵在於醫病之間的溝通」

「目前已經獲得糖尿病的適應症,未來若無意外,應該也會取得減重的適應症」

「必須有一定的糖尿病治療經驗,醫師才會考慮使用針劑」

2025年8月20日 星期三

藥物價值溝通的關鍵與實務

文/余宜叡





「原本花在保健品的費用轉移到更有效的治療上」

「考慮到病人的服藥順從性,就會理解複方藥物可能面臨的困境」

「讓患者能規律、正確地用藥,本身就是醫療的藝術之一」

打破皮蛇迷思:得過一次,不代表一輩子免疫!

文/余宜叡





「隨著年齡增加,其危害程度會逐漸上升」

「根據研究與實際臨床觀察,許多患者得過一次之後,仍有可能再次發作」

「經濟能力許可,仍非常建議接種」

從臨床出發看靜脈疾病治療新選擇

文/余宜叡





「以臨床個案作為切入點,帶出疾病與治療上的重要重點」

「口服藥物則能提供患者額外的選擇與便利性」

「感受到醫院同仁們積極想要為慢性病患者提供更多照護選項的熱忱」

2025年8月19日 星期二

常因頭痛來健康中心的學生,我會這樣做

文/江郁綺校護





「避免我的家人忽視症狀,讓偏頭痛惡化為慢性疾病」

「常因頭痛而到健康中心報到的學生,我會嘗試更深入地了解她的狀況」

「協助父母改變對偏頭痛的誤解與態度,並鼓勵他們帶孩子儘早就醫」

PQRST評估到日常關懷:校護在頭痛照護的角色

文/莊雅婷校護





「讓我們在校護增能課程中收穫滿滿」

「藉由細心傾聽與引導,幫助學生更清楚表達自己的身體不適」

「協助他們找出誘發頭痛的相關原因,再適時轉介醫師治療」

偏頭痛不只是大人的事,學校護理師是學齡族群重要守門人

文/余宜叡





「偏頭痛會直接影響學習專注力與考試成績」

「引用了頭痛學會製作的衛教影片,幫助學員鞏固重點並加深印象」

「幫助校護更瞭解偏頭痛的影響,進而協助更多學齡青少年與兒童」

2025年8月18日 星期一

沒有最好的,只有最適合的個人化營養配方

文/余宜叡





「骨質比肌肉更難恢復,因此平時就該從營養攝取與阻力(負重)運動等保骨行動開始著手」

「若身體沒有足夠的體力,就無法承受完整療程」

「沒有絕對完美的營養配方,只有最適合個人的配方組合」

2025年8月16日 星期六

幫你掌握血糖針劑藥眉角的實戰工作坊

文/余宜叡





「如果胰島素真的「不好」,為什麼我們的身體從出生開始就需要它」

「真正體現「醫療的價值與藝術」」

「適當使用胰島素後,糖尿病獲得明顯緩解」

CKM Syndrome 病患的多面向治療策略

文/余宜叡





「針對針劑與口服藥物的選擇、臨床療效以及衛教重點進行說明」

「每位患者都有最適合自己的腸泌素」

「無論是穩定血糖或體重管理,藥物都需要長期、持續使用」

減肥成功卻復胖 體脂率飆47.8% 就醫聰明減重3策略 避免胖回原形

文/余宜叡





「即使使用相同劑量的藥物,減重效果也不如從前」

「復胖時,人體大多增加的是脂肪,而不是肌肉,而體脂率越高,日後要再減重就越困難」

「選擇一個合適的醫療團隊,採取穩健且不易復胖的體重管理方式」

2025年7月28日 星期一

糖尿病友「瘦過頭」 可找醫師調控「穩重」

文/余宜叡





「接受糖尿病治療後,若體重下降太多,往往會在生活中引發一些困擾與誤會」

「隨著腸泌素(GLP-1受體促效劑)與排糖藥(SGLT2抑制劑)的廣泛使用,許多糖尿病患者在血糖獲得良好控制的同時,體重也顯著下降」

「控制血糖固然重要,但同時也應考量個人外觀、生活品質與心理感受,才是真正全人健康的治療目標」

2025年7月15日 星期二

別等到腫脹疼痛才治療!靜脈回流早期保養的重要性

文/余宜叡


 


「慢性疾病的介入,其實不必等到病情變得非常嚴重才開始治療」

「患者往往沒有明顯症狀或自覺不適,常忽略保養與早期介入」

「缺少一個清楚的解釋與適當的衛教」

自費藥物的機會:當健保用藥無法滿足治療需求時

文/余宜叡





「當健保給付的藥物療效不佳時,其實可以考慮其他治療選項」

「自費治療選項通常需要花更多時間解釋與溝通」

「即使我們覺得好的藥物,部分患者使用後效果也可能有限」

從案例到衛教:偏頭痛治療的實務分享

文/余宜叡





「期望能讓參與的基層醫師與院內同仁獲得更多實質收穫」

「透過良好的醫病溝通,將能大幅降低因副作用而延誤治療的情況」

「介紹各類偏頭痛治療選項與健保是否給付」

提早介入:為患者省下的,遠不只醫療費

文/余宜叡


 

「理解到這些患者長期頭痛用藥的歷程與無奈。他們需要我們更多的理解」

「不會讓患者抱有過高的期待,也不會讓自己陷入內心的空虛或恐懼」

「如果能夠更早介入治療,其實可以減少許多有形與無形的成本」

醫師該知道的偏頭痛照護真相與挑戰

文/李偉誠醫師





「導致有效接受治療的患者比例僅有10%至30%」

「避免病情惡化至失能,進而減少社會與經濟成本」

「期盼日後能將這項藥物納入治療選擇,幫助更多偏頭痛患者改善生活品質」

2025年7月14日 星期一

吃藥減重不可怕 「體重管理」開心享瘦

文/余宜叡





「快速且劇烈的減重方式,往往容易導致肌肉流失」

「雖然過去對藥物減重經驗不佳,但在醫師的建議下,她選擇重新嘗試2種減重藥物的輔助」

「體重管理是可以吃得飽、吃得健康,又能活力滿滿地生活與工作,徹底扭轉了她對藥物減重的負面印象」

2025年7月5日 星期六

回歸行醫初心:用對藥、在對的時間點

文/余宜叡




「才能達到「上醫治未病」的境界,有效阻止疾病發生」

「減少併發症、住院與死亡率,也能有效降低醫療成本」

「永遠無法符合健保給付的標準,反而成了「被懲罰」的對象」

家庭醫師的關鍵角色:從預防開始阻止心衰竭

文/余宜叡





「穩定控制血壓、血糖與血脂,使心臟免於長期負擔與傷害」

「考慮搭配不同類型的降壓藥,惟需密切留意各類藥物可能帶來的副作用」

「若希望真正節省醫療支出,其實最根本之道,還是在於讓自己變得更健康」

心臟科的癌症?家醫科第一線的警覺與預防

文/小賓




「心衰竭是一種極不穩定的疾病,其治療必須把握時間、迅速介入」

「依循國際治療指引(guideline)用藥,這樣對患者才是真正有益的做法」

「做好紀錄並進行正確衛教,是我們臨床照護中不可或缺的一環」

2025年7月4日 星期五

從數字遊戲到健康真相:可能的照護方案隱憂

文/余宜叡





「靈活地提升治療彈性,而非完全受限於健保的範圍」

「介紹了腎臟病照護方案的基本知識與目前納入該方案的排糖藥品」

「衷心希望這樣的預測只是烏鴉嘴,別真的發生」

壓不下來的血糖?錯在醫病雙方的迷思!

文/余宜叡





「這些實務經驗與溝通技巧,都是課程的核心」

「真正的障礙有時出現在患者本身,有時則來自醫療端」

「我們牙科的課程都必須付費才學得到有用的東西」

60%、80%、還是90%?學習深度的抉擇

文/余宜叡





「一場認真又用心準備的課程,確實能帶來豐富的新知」

「這樣的選擇沒有絕對答案,每位醫師都可依照自身的志向與臨床需求調整」

「大家那股渴望學習、追求卓越、提供患者更好醫療的心是一樣的」

2025年6月22日 星期日

疫苗價值的兩極與醫療的惡性循環

文/余宜叡





「如果經濟能力允許,應該多給家人一些保護力」

「日本與韓國的疫苗接種收費竟然是台灣的4至10倍」

「這樣的限制只會讓醫療人員始終停留在平均偏低的收入水準」

收穫滿滿的穩糖減重研討會

文/余宜叡





「指引與理想的治療模式很美好,但臨床實務中還有許多現實的挑戰與限制必須面對」

「針對一週一次胰島素的臨床研究做了深入的重點整理」

「透過個案分享,帶出許多穩定血糖與體重管理的實務重點」
 

2025年6月21日 星期六

從知識到實戰:我學到的減重黃金心法

文/謝明穎醫師




「不僅限於飲食與運動,更涵蓋藥物治療與心理層面的關注」

「尋求一種可以舒服好執行的平衡飲食模式」

「用許多實例來說明,讓我們更能夠容易臨床上幫助病人」

體重管理診療不該與三分鐘看診畫上等號

文/余宜叡





「唯一一位花這麼多時間和我討論體重/血糖的醫師!」

「開創出屬於自己的天地,展現出高品質醫療服務應得的報酬」

「價格提升的過程,就是找到真正需要且願意付費族群的過程」

從混亂到清晰:掌握基本減重流程

文/小嬋





「在減重減脂工作坊中,得到了很多新能量」

「原本混亂的思緒變得清楚,可以給一個最「基本」的建議與流程」

「連體重管理「心理」這一塊都分享得很清楚」

減重不只是吃藥!工作坊讓我理解的真相

文/郭冠志醫師





「唯有當人們真正需要為健康付出代價時,才會意識到健康的可貴」

「不僅詳細介紹了藥物的使用方式,更涵蓋飲食、心理、手術等層面」

「希望未來能善用這次課程所學,不僅維持自己的體重,也能開發出更多的專業應用與營收模式」

沒有捷徑的減重之路:關鍵在於改變生活型態

文/李偉誠醫師





「絕大多數的個案其實是因為長期不良的生活習慣所造成」

「以務實不浮誇的方式,介紹了各種介入策略如何幫助肥胖患者」

「更有信心地陪伴他們走過最艱困的改變之路」

2025年6月20日 星期五

牙科醫師的糖尿病啟蒙課:與糖共舞的深刻體悟

文/張博堯醫師





「確保牙周治療的品質、牙周再生手術的效果,以及提升植牙的成功率」

「糖尿病的控制和治療,其實非常複雜,和牙周病、植牙一樣,都需要醫師長期進修與臨床經驗」

「改變了我對糖尿病與牙周病共病治療的思維,甚至對我自己與家人的健康管理也有很大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