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習慣使用短效緩解藥,但對長期使用控制型藥物存有抗拒」
「讓患者重新建立規律用藥的習慣」
「感激在彰基家醫科接受家醫訓練、學習及教學分享的時光」
更新觀念
分享氣喘個案,患者習慣使用短效緩解藥,但對長期使用控制型藥物存有抗拒。透過有效的衛教,我們成功讓患者重新建立規律用藥的習慣,進而減少病情惡化及肺功能進一步下降的風險。然而,令人遺憾的是,許多患者甚至部分醫療人員仍持有舊觀念,認為只使用救急藥就足夠。
遇到抽審
最近被抽審到兩份病歷,其中一份正是氣喘用藥的病歷,印證高價藥易被抽審,讓人深感制度對醫師處方的影響深遠。當我們根據病史詢問、理學檢查及檢驗檢查,判斷患者需要長期使用氣喘控制型藥物時,卻可能面臨核刪與財務損失的風險。看著點值一再被打折,核刪的情況不斷發生,儘管健保逐步擴大新藥、新治療的給付範圍,甚至降低給付標準,但對於診治患者的醫師而言,無疑是一種巨大壓力。
三贏vs三輸
在問答時間中,有人提問定期檢查與檢驗的必要性。事實上,部分檢查是為了避免核刪,部分則是作為衛教患者的工具。然而,若病情已穩定,減少檢查檢驗不僅能讓患者少受侵擾,也能節省患者的時間與健保資源。然而,這些成本的減省並未回饋到醫療團隊或患者身上,健保似乎也不以為意,反而藉由點值打折的方式壓迫醫療人員。結果是醫療人才持續流失,明明可以選擇三贏(患者、醫療、健保)的方式,卻偏偏走向三輸的結局。
學姐學妹
這在這一場醫療群演講中,巧遇曾在健檢中心帶領我的家醫科學姐(她表示已退休,現僅每週看兩節診)以及門診時認真學習的家醫科學妹。我們分別代表彰基的老中青三代,也象徵著一種傳承。我非常感激在彰基家醫科接受家醫訓練、學習及教學分享的時光,這些累積的養分讓我得以成長茁壯至今。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