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老師們前輩的經驗傳承,才能讓後進有所警覺與成長」
早起出發
第一次參與頭痛的工坊作,而且是給對頭痛有興趣的參加。現場還意外遇到同醫院的資深神經內科老師。連老師都這麼認真地在學習,學生豈能不認真!後來才知道這是第一次舉辦的頭痛工作坊,老師也很有興趣來學習。
頭痛診斷
頭痛只是症狀,後續的診斷更重要。課程非常緊湊,講師們努力地結合臨床實務分享,將頭痛的紅旗訊號再次強調,結合臨床個案,真的讓人覺得醫學是持續累積的學問,很多都是要透過老師們前輩的經驗傳承,才能讓後進有所警覺與成長。
常見頭痛
深入了解頭痛後才知道其博大精深,身為家醫科的醫師,還是專注在常見頭痛的診斷和治療,太少見的或一直控制不好的,適當轉介神內醫師是必要的。
診治與轉介
每每幫自己的糖尿病或非糖尿的患者,診治頭痛並提升他的生活品質,都很謝謝頭痛學會每位老師的分享和教導,讓醫師可以更全面地照護患者,若診治效果不彰,也知道那些治療頭痛的師長們可以轉介。轉介也是家醫科一項很重要的工作,找對醫師轉介,雖然有時仍會被某些醫療人員,甚至民眾看輕,只會做檢傷分類和轉診,努力打破此陳舊觀念中!
影像檢查
以前總是搞不清楚CT或MRI或MRA的臨床應用,有沒有顯影劑?開立特別規格的用意何在?聽了楊富吉醫師的舉例分享,頓時豁然開朗不少,也能了解CT侷限之處,而需要輔以MRI或MRA的原因,即使有時會被不了解的人誤解說:「開了CT檢查,為什麼又開立MRI?為什不直接開立MRI就好?!…」…
偏頭痛治療
楊鈞百醫師則是清楚將偏頭痛的治療從早到現在最新的治療,講解得好懂好吸收,原來肉毒桿菌對嚴重型偏頭痛患者的療效是很好的,不論目前此治療是沒有〇保給付,需要自費的,但至少讓患者又多一項治療選擇。
生物製劑趨勢
醫師也聯想到這些藥物若納入〇保的優缺點……但最奇怪的是:為什麼可以一直納新藥入給付,但保費可以凍漲;好比吃到飽的餐廳,本來只能吃炒飯、雞肉飯,現在牛排、龍蝦都可以吃,但餐費還是凍漲?有興趣的讀者可以去思考和找到答案。
跑站時間
下午的工作坊形式,本來是表定30分鐘,但後來改成20分鐘是有點可惜,因為等場子熱起來,大家發問討論熱烈時,就快20分鐘了,這時就要換場…有點意猶未盡。建議時間可以維持30分鐘或更久…各站老師們準備的頭痛個案都非常經典,搭配上午的課程內容,可以加強吸收和復習各大重點。
工作坊建議
建議工作坊的講義可以膠裝,會更有質感!點名起來發問,大家都很害羞,連老師也是點一下名,但就沒有更大的力道讓學員回答,現場就會寂靜一陣子……其實可用一些方式增加熱烈度,或者學習王署君醫師的主持方式,點名並循循善誘出答案,鼓勵與會者回答,這樣的學習效果會更好。最後感謝工作坊每位教導分享的老師們和學員們!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