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一一位花這麼多時間和我討論體重/血糖的醫師!」
「開創出屬於自己的天地,展現出高品質醫療服務應得的報酬」
「價格提升的過程,就是找到真正需要且願意付費族群的過程」
收費的困境,其實可以預先溝通與安排
醫院若未設立體重管理或穩定血糖門診的收費碼,績效該如何計算?其實這些問題都可以事前協商。我們投入大量心力幫助患者變得更健康,但結果卻與「三分鐘看診」的收費模式無異,實在令人感慨。多年來經營這類門診,我仍清楚記得有兩類患者曾說:「你是唯一一位花這麼多時間和我討論體重/血糖的醫師!」正因為有充足的時間,我得以深入了解患者的生活與細節,進而發現更多潛藏的問題。其實,很多患者面臨的困擾都很相似,只是他們從沒遇過願意傾聽與給予回饋的醫師。現今已有不少優秀的前輩設計了屬於自己的收費模式,值得我們參考。最重要的是,依據自己的專業標準,訂出合適、可持續的方案。請記住——免費的,往往是最昂貴的;唯有專業被賦予價值,這條路才能走得長遠。
目前的照護模式,對醫療人員形成壓力,也犧牲了品質
很遺憾的是,現行某些照護計畫常以擠壓醫療人力為手段來推動,前期用專款每點一元的方式吸引醫師參與,達到數量後卻轉為總額支付、再逐步打折扣。最後看似「人人都有照護服務」,但品質低劣、效果不彰。而熟悉規則者,甚至還能「美化數據」。唯一無法造假的,是國人的平均壽命,與非醫美體系的醫療人員薪資。期望未來有更多醫療同仁投入體重管理的實務,也希望大家一起走出一條「專業有價」的道路。
心理介入的缺乏,讓體重管理成效大打折扣
體重管理中,心理層面的介入常被忽略。無論是尋求心理師協助,或由醫療團隊內部進行介入,各有其優缺點。但回到現實面,還是需考量人力成本與患者的經濟負擔。若希望節省支出,最直接的方式就是由醫療人員身兼多職,然而這正是變相的壓榨。這種現象在糖尿病照護早已發生。觀察主管機關的作為便可明白,若不跳脫框架,就會陷入「劣幣驅逐良幣」的困局,最終走入死胡同。所幸已有學員開創出屬於自己的天地,展現出高品質醫療服務應得的報酬。
青少年體重問題,反映的是飲食教育與經濟現實的落差
青少年體重管理的困難,很大一部分源自於從小缺乏正確的飲食教育。就我自己而言,也是從事醫療後才驚覺童年飲食是多麼不健康。同時,我也能理解在預算有限的情況下,要吃得健康是多麼困難。畢竟,溫飽才是基本需求。令人欣慰的是,學員們不僅將體重管理的知識應用於家人身上,且非常用心。他們親身實踐,配合適當藥物,不僅讓自己與家人成功減重,也建立起健康飲食的好習慣。例如確保足夠蔬菜攝取、分享家人飲食的照片、設計獎勵機制等,這些不正就是我們強調的工作坊重點的具體展現嗎?
醫療課程的交流學習,彼此成長
這次我們也增加了關於外科手術的討論重點,感謝學員們的熱烈交流與心得分享,讓我也收穫良多。有位學員說:「余醫師你開什麼課我都想上!」聽到這句話真的讓我內心充滿感動。老老實實備課、誠懇教學,果然能讓大家有所學習與成長,也謝謝大家的支持與肯定,我會再開設更多適合的系列課程。
民眾衛教課程的推廣與挑戰
其實我最初曾開設過民眾版的衛教班,只是當時常因招生困難,收入僅能打平場地費用,最後就停辦了。最近看到有人開始開設類似課程,真的感到很開心,代表有越來越多志同道合的人投入。不同的族群,自然有不同的課程設計與收費策略;至於是否能持續運作下去,市場會給出最直接的回饋。一路走來,感謝每一位願意投資自己專業的醫療同仁。有時候,我們在體重與血糖管理上的成效,的確優於他人,那麼,為什麼我們不能收費高一點呢?說白了,價格提升的過程,就是找到真正需要且願意付費族群的過程。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