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引與理想的治療模式很美好,但臨床實務中還有許多現實的挑戰與限制必須面對」
「針對一週一次胰島素的臨床研究做了深入的重點整理」
「透過個案分享,帶出許多穩定血糖與體重管理的實務重點」
持續精進
有人問我,為什麼會特別搭火車南下參加這場研討會?其實是因為講者與主持人都非常值得親自前往。以前我為了學習胰島素治療,也曾這樣親自南下,當時搭高鐵到台南站後還要轉乘公車,後來發現搭火車的時間其實差不多,從台南火車站的後站出來就可以直接步行到會場。遇到優秀的講者,真的很值得花時間慢慢地聆聽。這些講者不只是隨口而談,他們的內容充實、條理清晰、旁徵博引,總讓人收穫滿滿。因此,若有合適的研討會,又不與自己的工作坊或演講撞期,我還是會特別安排南下,只為了持續吸收新知與臨床經驗。現場也有和我一樣從其他地方過來的同儕。
原本以為
這次參加的研討會主題是:「當前到未來的創新,實現控糖的全方位夢想」。原以為會聚焦在一天注射一次的基礎胰島素,或一天注射一到兩次的混合型胰島素,沒想到主題竟是「一週一次的胰島素」。其實,之前我在日本參加糖尿病年會時,就已經看到他們推出的轉換建議表格,因為日本已經在使用這類藥物了。相信當台灣正式引進後,也會很快地有類似的對照表可以參考。
一週一次胰島素
田醫師針對一週一次胰島素的臨床研究做了深入的重點整理,並詳細說明目前建議的使用方式與背後的理由。他也分享了針對不同病患族群,對一週一次胰島素的滿意度差異,以及自身的臨床經驗,並提醒大家在用藥上的注意事項。整場演講內容流暢,從研究結論到臨床應用都很有深度與啟發。例如,使用持續血糖監測(CGM)時,雖然發現更多低血糖事件,但血糖達標率也相對提高。目前這款藥物已在中國大陸與日本上市,相信未來胰島素使用的趨勢將逐漸往這個方向發展。中間休息時間,曾醫師也提出了兩個值得深思的重要問題,引導大家進一步反思。
穩糖減重實務
葉醫師則透過個案分享,帶出許多穩定血糖與體重管理的實務重點,從他的分享可以感受到他是一位既有豐富經驗、又擅長與患者溝通的好醫師。然而,某些個案也突顯了糖尿病治療的現實困境:高價藥物常常因為審查考量而可能被核刪,這其實嚴重影響了糖尿病的治療品質。
制度影響治療
目前很多患者仍被侷限在使用最便宜的血糖藥物,且血糖控制效果未必理想,但部分原主治醫師卻不願意加上價格稍高的藥物(每顆3元的藥與每顆30元的藥就相差10倍),因為他們擔心被健保審查退件或核刪。這樣的現象,其實對病患非常不利。
問答實用
演講結束時,主持人曾醫師做了一個精彩的總結。他在問答時間的引導也非常到位,幫助提問者將問題問得更深入、更具挑戰性,而非停留在表層的回答。討論的內容相當豐富,例如:體重到底應該要減快還是減少?各家排糖藥有什麼差異?如何選擇才更合適?這些都是實務上醫師常常會遇到的困惑,專家們的解答也提供了很具體的依據。現場還有人提問,是否可以在高血糖的患者身上使用腸泌素製劑,這個問題也獲得了詳細且令人滿意的回答。不過我個人認為,血糖控制穩定仍然是治療的首要目標。田醫師也特別提醒,雖然指引與理想的治療模式很美好,但臨床實務中還有許多現實的挑戰與限制必須面對。
台南之福
台南有田醫師與葉醫師這樣的醫師,真的是糖尿病與肥胖患者的福氣,同時也是所有在學習糖尿病與肥胖醫療的專業人員的福氣。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