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消化過多年的臨床經驗後,無私地分享給在場學員」
「了解患者想法和做法,減少臨床再犯機會」
「藥物之外,仍有許多醫療人員可以發揮的空間」
上到課程
終於有機會和空檔時間上到到林仲醫師的付費皮膚病課程。在大學時期有上過老師的課,不過只有少少幾節,意猶未盡。此次直接聆聽三個小時,老師以個案(照片)分享皮膚病治療的前與後,同時老師整理消化過多年的臨床經驗後,無私地分享給在場學員,中間穿插教科書或論文的重點,同時分享一些ok或不ok皮膚病治療的個人觀點與想法。
教學有價
分析老師與自辦的糖尿病或減重個案實戰工作坊,有許多類似處。
教學有價,學員都需要付費;無私分享,學員盡情發問;精選個案,做個案式分享,同時補充教科書或論文的重點或精華;分享臨床診療的眉眉角角與心法,教科書或指引很難看到或不會寫進去;掃除臨床盲點,學員了解患者想法和做法,減少臨床再犯機會;基層院長或醫院主治醫師、住院醫師前來學習;用個案將重點複習,加上問答,加深學習印象;課後可直接臨床應用,造福患者。
做出差異
專科一定要學會的皮膚病。值得一提,教學中特別強調幾種皮膚病,皮膚專科醫師一定要學好學滿,如此才能做出與其他科醫師看皮膚的差異化。好巧不巧,當天晚上,某專科老師希望大家對某專科醫師的困境與因應,提出相關意見,其中補充到的內容有提及藍海與紅海。其實在台灣,不論是那一個專科醫師都會遇到一樣的困境:專業廉價。造成許多科醫師會想要跨界治療,甚至直接轉行醫美,原因何在?值得去深入探討。
家醫定位
本身是家醫科醫師,就是要看各科中常見的疾病。在此前提下,如何治療上做出突破和差異化,是醫師一直在思考的問題,之前在幾次演講或在工作坊中,有提到當時的想法和做法:針對幾種有興趣的常見疾病,找到好的專科老師,好好認真地學習,就有機會發展成一片天。以有興趣的糖尿病與減重為例,很開心且感恩,有許多老師前輩們的教導與分享。
開藥vs達標
目前糖尿病的治療情況,除了新代科當仁不讓外,許多家醫科、內科醫師,甚至連外科、耳鼻喉科…等,也紛紛在治療糖尿病。然而,糖尿病絕不是單純開藥或加藥就可以控制達標。隨著累積糖尿病的學習越多,越是了解到糖尿病的不易控制…藥物之外,仍有許多醫療人員可以發揮的空間。如何做出糖尿病治療的差異化,一直在思考調整與努力實踐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