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FU

2020年3月27日 星期五

給付與否影響醫療

文/余宜叡





「在合適的時機點,還是需要使用SU這個老藥」

「針對更廣大的糖尿病前期患者群,是否有考慮將糖尿病前期納入給付」

「減重外,可以使用藥物來控制非酒精性脂肪肝」




老藥的角色


之前有幸聽胡教授的演講,分享許多SU治療上的經驗。提醒自己在合適的時機點,還是需要使用SU這個老藥,因為SU的降糖效果,還是贏過許多新藥。




推廣胰島素


胰島素用量的增加,與偏低的治療比例,提醒自己要如何有效地的推廣。不論是從醫療端的繼續教育、患者端的衛教,以及後續糖尿病患者的生活品質和口碑相傳,都可以讓胰島素的推廣,更得心應手!不過臨床上仍要注意,胰島素使用劑量過量,但血糖還是無法順利達標的患者群,要從用藥順從度、飲食與運動等多方介入,才能有效改善。




糖尿病前期


糖尿病前期的照護,也是從老師們身上學習,但還是常被其他醫師質疑,等到糖尿病再治療即可,但是糖尿病相關併發症,有的糖尿病前期就已經發生;另外針對更廣大的糖尿病前期患者群,是否有考慮將糖尿病前期納入給付?給付糖尿病前趣指引中平價近人的兩種用藥(metformin與pioglitazone),是醫師覺得可行的用藥方式之一。




脂肪肝增加


洪醫師分享的非酒精性脂肪肝,了解相關機轉、嚴重程度、盛行率增加,以及相關治療。除了減重外,可以使用藥物來控制非酒精性脂肪肝,其中文章提到的用藥(Pioglitzaone)剛好也是糖尿病前期指引中平價近人的用藥之一。




心理師介入


杜醫師分享在IDF的所見所得。提到糖尿病的心理壓力,實務上主要還由醫、護、營給予照護與關心,但是卻不見心理師的介入?!是因為給付的關係,還是因為沒有發現到更深層的心理問題?是否給付還是有會影影,而太低的給付,一定會影響到品質,門診品質就是一個血淋淋的例子。




個人化治療vs給付


先用胰島素還是腸泌素的辯論中,學習到要「個人化」的治療糖尿病。在腸泌素更加嚴格給付的限制實施後,患者若要先用腸泌素,不是要得到心血管疾病或中風,不然就是要血糖控制不良,糖化血色素大於8.5%且持續半年以上,才會給付…這無疑增加個人化且符合指引建議糖尿病治療的困境,對於腸泌素反應好或很適用的糖尿病患者,真是情何以堪。




血糖達標vs器官保護 


廖醫師提到排糖藥在器官保護使用上的爭論,相當有意思。不同科的切入點就是會不一樣,不過醫師還是傾向,血糖控制達標優先。若是給予器官保護作用的用藥,如排糖藥或腸泌素,但是血糖還是長期沒有達標,甚至超標,保護作用還是會被抵消殆盡。另外誠如廖醫師提到,成本考量也是非常重要的,而腸泌素更加嚴格給付的限制,剛好開了第一槍,醫師很擔心會延伸到其他糖尿病用藥,讓糖尿病患者的權益受損。

最後謝謝台灣基層糖尿病協會的編輯群和作者們,提供優質內容。